甘孜州着力发挥帮扶力量作用,坚持用好用活各类帮扶资源,确保最大限度激活帮扶潜能,最大限度发挥帮扶效益,构建社会帮扶甘孜体系。
一、持续推进国(省)定点帮扶。一是充分发挥帮扶单位优势,从政策、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积极争取对帮扶县进行支持,形成帮扶工作清单和台账。二是每季度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形成国(省)定点帮扶工作半年汇总报告机制,切实体现亮点、反映成效、扩大影响、争取支持,强力压实帮扶责任。三是积极向上争取将道孚县、炉霍县、色达县、德格县纳入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对象。
二、大力实施浙川协作帮扶。一是聚焦劳务协作、园区共建、人才交流、消费帮扶、数字赋能、乡村建设等重点协作任务,已完成浙甘高层对接。9个县(市)互访工作。加快实施年度项目164个,共建产业园区16个,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点19个。二是深化拓展协作渠道,关注科技特派团、产业顾问组、教育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切实发挥“传帮带”作用。三是落实浙甘协作品牌提升行动。联合浙江援甘工作队打造产业协作甘孜特色、消费帮扶甘孜亮点、文化交流甘孜样板、援派铁军甘孜精神四张名片。
三、全力支持省内对口帮扶。一是继续推进成都、宜宾、泸州3个市对口支援我州18个县(市)。省内对口支援投入帮扶资金6.68亿元,实施项目274个。二是强化优势带动,寻求帮扶切入点,提升帮扶成效。三是积极对接发改部门,掌握省内对口帮扶成果,形成帮扶台账,收集帮扶特色和亮点,加大宣传力度。
四、不断深化社会帮扶。一是督促县(市)级成立乡村振兴协会和老区建设促进会,组建州老区建设促进会,规范州乡村振兴协会和老促会的管理,重点打造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公益品牌行动和社会组织乡村行活动。二是支持甘孜县、石渠县、德格县、色达县、理塘县、道孚县争取实施“活水计划”赋能行动。继续在康定市开展“焕新乐园”公益项目。三是统筹推进动员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以“万企兴万村”行动为载体,指导各县(市)结合实际提出帮扶需求,加快推进319个企业与307个村结对。四是紧扣联农带农富农目标,探索消费帮扶新渠道,大力推荐“天府乡村”公益品牌,助力832平台促销帮销活动,借力阿里巴巴公益助农渠道扩大网上销售规模,实现销售农副产品4.2亿元以上。五是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工程和“百工技师”工程,探索“蓝鹰工程”新路径。
五、压紧压实驻村帮扶。一是协同州委组织部系统谋划年度驻村队伍交接轮换工作,确保工作不断档。二是助力组织部门严格管理驻村工作队员,建立驻村帮扶管理机制,确保在巩固衔接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三是以“三大计划”为主线,对接州委组织部、州直工委、州农牧农村局等行业部门,形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驻村帮扶任务清单,明确驻村帮扶工作任务。